2018年9月20日下午,北京國際會議中心。
歷時三年,經(jīng)過三十余場專家討論會,凝聚著數(shù)十位專家心血的2018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終于揭開面紗,向全國同行征求意見。
臨床醫(yī)生最為關心的三大關鍵問題如下:
一、診斷標準
1.在未使用降壓藥的情況下,非同日3次測量診室血壓,收縮壓≥140 mmHg,和(或)舒張壓≥90 mmHg;
2.既往確診高血壓,目前正在應用降壓藥物治療,亦診為高血壓;
3.動態(tài)血壓監(jiān)測:24小時平均血壓≥130/80 mmHg,日間≥135/85 mmHg,夜間≥120/70 mmHg,也被用作高血壓診斷標準;
4.家庭自測血壓:診斷標準為≥135/85 mmHg。
二、啟動藥物治療的時機
生活方式干預是所有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基石。低?;颊呦扔枰?-3個月的非藥物治療;中?;颊呖蛇M行數(shù)周的生活方式干預,若血壓仍不能滿意控制,即應啟動藥物治療;高?;颊邞⒓从枰运幬镏委煟瑫r進行生活方式干預。
三、降壓目標值
一般高血壓患者血壓應降至<140/90 mmHg,能耐受者和部分高?;颊呖蛇M一步降至<130/80 mmHg。新指南強調,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應采取強化降壓的治療策略,以取得最大程度的心血管獲益。
特殊人群的血壓控制目標如下:
1. 老年高血壓:65-79歲患者,首先降至<150/90 mmHg,若能耐受進一步降至<140/90 mmHg;≥80歲患者降至<150/90 mmHg;
2. 妊娠高血壓:<150/100 mmHg,且不低于130/80 mmHg;
3. 病情穩(wěn)定的卒中患者:<140/90 mmHg;
4. 冠心病:<140/90 mmHg,若能耐受可<130/80 mmHg,但舒張壓不宜降得過低;
5. 心力衰竭:<130/80 mmHg;
6. 慢性腎?。簾o白蛋白尿者<140/90 mmHg,有白蛋白尿者<130/80 mmHg;
7. 糖尿?。海?30/80 mmHg;
8.外周動脈疾?。海?40/90 mmHg。
關于降壓藥物的選擇,對于沒有合并癥或其他危險因素的高血壓患者,ACEI、ARB、CCB、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均可用于起始與維持治療。合并其他疾患或危險因素的患者,可根據(jù)具體情況選擇藥物。
【我的印象】
不求驚天動地,但求腳踏實地——這是我對我國新版高血壓指南的總體印象。與新近頒布的美國或歐洲高血壓指南相比,我國新指南似乎少了一些“刺激”,多數(shù)推薦建議延續(xù)了上一版指南的觀點。特別是在美國下調高血壓診斷標準、美國與歐洲均下調降壓目標值的背景下,我國新指南給很多人一種“不夠過癮”的感覺。
然而,學術就是學術,不是文學作品,更不是賭博?;谖覈鴮嶋H情況,做出適合于我國國情的推薦建議是新指南的出發(fā)點。從此角度看,我們的目的達到了。
在高血壓診斷標準方面,我國顯然不能盲目跟風美國,即便歐洲等發(fā)達國家和地區(qū)也沒有簡單效仿。這是因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不僅僅是一個醫(yī)學問題,也是一個社會問題。在高血壓整體防治水平依然較低的我國,貿然下調診斷界值不僅無助于促進我國高血壓的防治,還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。
在降壓目標值方面,有人認為新指南過于保守,其實并非如此。在推薦一般高血壓患者將<140/90 mmHg作為控制目標的同時,我國指南并未拒絕更為嚴格的控制血壓,指出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應采取強化降壓的治療策略,以取得最大程度的心血管獲益”,這既是對積極降壓策略的認同,也為臨床醫(yī)生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了靈活的空間。從這個角度看,新指南對于降壓強度與強化降壓的觀點與歐美指南并無明顯差異。
在降壓藥物選擇方面,我國新指南的推薦建議更加符合我國國情,不僅沒有像英、美等國那樣將β受體阻滯劑排除在一線降壓藥物之外,還繼續(xù)保留了對我國一些傳統(tǒng)藥物的推薦。
我國高血壓防治水平還很低,高血壓的治療率與控制率與歐美發(fā)達國家仍存在很大差距,因此目前我們最需要做的是創(chuàng)造條件,讓大多數(shù)高血壓患者得到基本治療。做到這一點,就能夠大幅度降低高血壓相關的心腦腎靶器官損害與致死致殘率。對于一個沒有滿足溫飽的人群,不應該挑食。治療高血壓也是如此。
新指南即將正式公布,希望、也相信這一指南將會為進一步改善我國高血壓防控現(xiàn)狀做出積極貢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