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信息
抑郁患者所報告的很多軀體癥狀,包括痛覺過敏、頻繁頭痛等,均與慢性疼痛障礙存在重疊,鑒別診斷可能比較困難。
若患者可能共病抑郁和疼痛,應先評估抑郁癥狀,再評估可能與慢性疼痛有關的癥狀。
針對抑郁共病神經痛患者,近年來的文獻支持由SSRIs換用SNRIs或TCAs治療。 |
病例
C女士,44歲,罹患高血壓、慢性肩痛(與20年前的一次車禍有關)及抑郁癥,藥物治療包括洛沙坦100mg/d,阿替洛爾25mg/d,加巴噴丁100mg tid,舍曲林100mg/d,以及萘普生500mg bid按需使用。患者已很長時間未復診,本次就診否認肌肉疼痛或緊張,訴全身多部位非特異性疼痛,包括手臂、肩部、頸部和胸部,伴有睡眠質量差,晨間早醒;患者將睡眠不佳歸咎于疼痛控制不理想。由于既往治療應答不佳,故未使用阿片類藥物控制疼痛。
按醫(yī)囑,C女士本應服用舍曲林200mg/d,但患者長期只服用一半的劑量,導致抑郁癥狀控制不佳,抑郁量表提示當前抑郁為中重度;此外,患者將其疼痛評定為7分(最高10分)。
盡管舍曲林治療并未達到足量足療程,但考慮到患者的具體情況,換用度洛西汀可能是合理的。
抑郁與疼痛
抑郁與疼痛存在雙向關系。一項為期2年、針對3,654名個體的前瞻性觀察研究顯示,基線時的疼痛癥狀是日后罹患抑郁的獨立預測因素,而基線時的抑郁則是2年內出現(xiàn)疼痛的預測因素。抑郁癥患者經常主訴軀體癥狀,包括廣泛性疼痛、頻繁頭痛、疲乏等,很多與慢性疼痛障礙的癥狀重疊。
全面的癥狀評估及病史回顧對于準確診斷具有重要意義。為減少多藥聯(lián)合及總藥量,宜使用可同時改善兩類癥狀的藥物。
使用抗抑郁藥治療疼痛障礙
既往研究探討了多種抗抑郁藥針對疼痛障礙的療效,包括纖維肌痛、糖尿病性神經病變、神經病性疼痛、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、偏頭痛及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等??赏瑫r改善上述疼痛障礙及抑郁癥狀的抗抑郁藥主要包括三環(huán)類抗抑郁藥(TCAs)和SNRIs。絕大部分抗抑郁藥治療疼痛為超適應證使用,只有一個例外:度洛西汀是唯一獲FDA批準治療抑郁癥和疼痛障礙的抗抑郁藥。
基于抑郁的單胺假說及疼痛信號功能異常理論,SNRIs和TCAs可通過雙通道機制發(fā)揮治療效應,即升高脊髓后角NE和5-HT水平,進而抑制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,鈍化痛覺通路。
抗抑郁藥針對疼痛癥狀的用法用量(Williams AM, Knox ED. 2017)
▲ TCAs
常用于治療抑郁共病疼痛障礙的TCAs主要為阿米替林、去甲替林、丙咪嗪和地昔帕明,常用劑量見上表。對于神經病變和頭痛而言,TCAs治療的性價比很高;然而,TCAs治療疼痛時的劑量往往低于治療抑郁時。
由于耐受性不佳,TCAs已很少用于治療抑郁。TCAs禁用于心臟傳導功能異常、癲癇及閉角型青光眼患者,其常見副作用包括口干、泌汗、頭暈、直立性低血壓、鎮(zhèn)靜、體重增加、尿潴留、便秘等。這些副作用對其臨床應用構成了限制;如美國老年病協(xié)會提示,TCAs應慎用于老年群體。
▲ SNRIs
主要包括文拉法辛、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侖。其中,米那普侖未獲FDA批準治療抑郁,但其左旋異構體左旋米那普侖則擁有抑郁癥的適應證。治療疼痛時,SNRIs的劑量與治療抑郁時相仿,提示目標劑量有望同時改善抑郁和疼痛癥狀。
▲ SSRIs
相比于TCAs和SNRIs,有關SSRIs治療疼痛癥狀的證據較少。氟西汀、帕羅西汀和西酞普蘭均有相關研究,其中氟西汀的潛力最大。多項隨機安慰劑對照研究中,研究者探討了氟西汀10-80mg/d治療疼痛的療效,包括纖維肌痛(n=3)、糖尿病痛性神經病變(n=1)及面部疼痛(n=1)。其中兩項纖維肌痛研究(10-80mg/d)及一項面部疼痛研究(20mg/d)顯示,氟西汀的療效顯著優(yōu)于安慰劑。
回到本病例,對于抑郁伴疼痛癥狀的患者,證據顯示從SSRIs換用度洛西汀是有效的。此外,若SSRIs治療無應答或部分應答,換用度洛西汀后,疼痛評分也較前有改善。
此外,也有研究探討了鎮(zhèn)痛藥物針對抑郁的療效,如氯胺酮。靜脈給予氯胺酮可有效改善疼痛;近年來,氯胺酮則逐漸出現(xiàn)在小規(guī)模抑郁研究中,如氯胺酮0.5mg/kg體重可快速改善抑郁癥狀。然而,目前評估氯胺酮針對疼痛及抑郁共病患者的證據仍較少。
信源:Williams AM, Knox ED. When to prescribe antidepressants to treat comorbid depression and pain disorders. Current Psychiatry. 2017 January;16(1):55-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