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西他濱的個體化用藥
吉西他濱是一種破壞細胞復制的二氟核苷類抗代謝物抗癌藥,是脫氧胞苷的水溶性類似物,是核糖核苷酸還原酶的一種抑制性酶的替代物,這種酶在DNA合成和修復過程中,對脫氧核苷酸的生成是至關重要的。
代謝途徑:
適應癥:
(1)晚期胰腺癌、晚期非小細胞肺癌、局限期或轉移性膀胱癌及轉移性乳腺癌的一線治療;(2)晚期卵巢癌的二線治療;
(3)早期宮頸癌的新輔助治療。本品抗瘤譜廣,對其他實體瘤包括間皮瘤、食管癌、胃癌和大腸癌,以及肝癌、膽管癌、鼻咽癌、睪丸腫瘤、淋巴瘤和頭頸部癌等均有一定療效。
代謝途徑:
吉西他濱進入細胞后,一部分被代謝轉化為活性成分,另一部分被胞苷脫氨酶(CDA)代謝為無活性產(chǎn)物雙氟脫氧尿苷。
毒副作用:
吉西他濱在體內若不完全被代謝清除,在體內會引起嚴重的毒副作用,造成粒細胞減少,血小板減少等。
基因多態(tài)性的影響:
CDA基因發(fā)生*2和*3位位點突變,*2突變對酶的活性影響不大;*3突變會導致CDA的活性減弱,使毒性增加。
美國在2009年的臨床指南中就指出:腫瘤患者接受吉西他濱治療之前,必須接受CAD基因表達水平檢測,根據(jù)檢測結果制定化療方案,提高腫瘤臨床治療的針對性,減少毒副作用的發(fā)生。
用藥前基因檢測:
用藥前基因檢測:
因此患者在用藥前須進行CDA基因檢測,若患者CDA基因發(fā)生*3位突變,就要降低劑量或者更換藥物,既避免了患者飽受毒副作用之苦,又可以為患者找到更適合他的安全有效的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