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脈通整理報道,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請勿轉(zhuǎn)載。
一、爭議的來源
郭藝芳教授介紹,高血壓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之爭本質(zhì)上是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級預防之爭。由于對相同證據(jù)的理解存在差異,國際指南對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級預防的推薦存在較大的不同,ESC、FDA和CCS指南偏向于持否定觀點,而其他指南偏向于持肯定觀點。
表1 阿司匹林用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(ASCVD)一級預防的國外學術機構(gòu)推薦
表2 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級預防的臨床試驗匯總
備注:表1、表2來源自《阿司匹林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應用:中國專家共識(2016)》
1.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級預防,為何被否認?
2009年,Lancet雜志發(fā)表了一項Meta分析,結(jié)果顯示,阿司匹林盡管降低總體嚴重血管事件(包括心肌梗死、卒中和心血管死亡)及主要冠狀動脈事件風險,但對卒中風險的影響不顯著,全因死亡率、冠心病死亡率和卒中死亡率均無顯著下降;顱外(主要為消化道)大出血發(fā)生率增加。[Lancet. 2009; 373(9678): 1849-1860.]
2014年發(fā)表的JPPP研究未顯示主要終點獲益。該研究納入60-85歲患者至少合并一項危險因素:高血壓、血脂異常、糖尿病,隨機分配至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/d或不服用阿司匹林;數(shù)據(jù)表明,阿司匹林未降低主要終點事件風險(HR 0.94,95%CI 0.77-1.15,p=0.544)。[JAMA. 2014 Nov 17.]
2.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級預防,為何被肯定?
2011年發(fā)表的一項Meta分析共入選9項阿司匹林一級預防隨機對照研究(n=100,076),結(jié)果顯示,阿司匹林可使心肌梗死減少17%(p=0.05),缺血性卒中減少14%(p=0.02),主要心血管事件減少12%(p<0.0001),全因死亡減少6%(p=0.05)。[Am J Med. 2011; 124:621-9.]
2001年發(fā)表的PPP研究納入4495例具有至少一項危險因素的患者,旨在觀察阿司匹林和維生素E(2*2析因設計)對心血管事件一級預防的療效;結(jié)果顯示,阿司匹林顯著降低患者所有終點事件風險。[Lancet. 2001; 357: 89-95.]
二、阿司匹林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,積極還是保守?
郭藝芳教授指出,抗血小板治療是CVD風險人群的關鍵防線;無ASCVD者都不用或者都用均是錯誤的,風險評估是前提。
1998年公布的一項前瞻性觀察性研究納入686例高血壓患者及6810例無高血壓人群,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降壓治療,隨訪22年,觀察兩組存活率;結(jié)果顯示,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后存活率仍低于正常人,即死亡率高于正常人群。[BMJ. 1998; 317: 167-71.]
另一項研究也表明,在進行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的基礎上,與常規(guī)治療組相比,積極多因素干預治療組患者進行降壓降脂治療后10年冠心病風險降低,但仍殘存一定的心血管風險。
高血壓一旦發(fā)生,動脈粥樣硬化即開始形成,內(nèi)皮細胞功能會發(fā)生不可逆的損害。而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。因此,要改善患者的預后,應該綜合干預,包括降壓、降膽固醇、抗血小板(阿司匹林)等,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險因素。
郭藝芳教授還強調(diào),臨床藥物治療中,無不良反應的藥物是沒有的,獲益大于風險是基本原則;需采取有效的方式來預防和降低不良反應,取得最佳獲益風險比。HOT研究表明,血壓控制良好的高血壓患者應用阿司匹林的安全性良好。
三、哪些高血壓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?
《2013抗血小板治療中國專家共識》推薦高血壓合并下述≥2項危險因素者,建議服用阿司匹林:
男性≥50歲或女性絕經(jīng)期后;
糖尿??;
高膽固醇血癥;
肥胖(體質(zhì)指數(shù)≥28kg/m2);
早發(fā)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(男性<55歲,女性<65歲發(fā)病史);
吸煙。
[血壓控制到<150/90mmHg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