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分之一癌癥亡者因肺癌
據介紹,目前慢性病仍是北京居民首要威脅。2012年北京市居民前三位死因分別為惡性腫瘤、心臟病和腦血管病,共占全部死亡人數的73.3%。其中惡性腫瘤已連續(xù)6年成為北京市的首位死因。記者注意到,2012年肺癌、肝癌、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列為惡性腫瘤死亡的前三位,分別占惡性腫瘤死亡的31.1%、10.6%和9.7%。
與此同時,北京市戶籍人口報告惡性腫瘤發(fā)病率為303.25/10萬,比上一年上升0.44%。最新數據顯示,2011年男性惡性腫瘤新發(fā)病例中肺癌發(fā)病列第一位,其次是結直腸癌、肝癌、胃癌和前列腺癌。女性乳腺癌發(fā)病列第一位,其次為肺癌、結腸直腸癌、甲狀腺癌及子宮體癌。
在健康白皮書中,最新的2011年北京癌癥地圖也已繪出。記者看到,其中豐臺仍是最高發(fā)區(qū),昌平和石景山緊隨其后,最低的是延慶縣。不過,從單個腫瘤病種來說,則有區(qū)別。比如肺癌是昌平最高發(fā),乳腺癌(女性)則是朝陽區(qū)最高(如圖)。
30歲以上男性腰圍統(tǒng)統(tǒng)超標
2012年,本市18至79歲常住居民的腰圍平均值為83.7厘米,比2008年增加0.5厘米。其中,男性腰圍水平為88.7厘米,比2008年上升0.9厘米;女性為79.6厘米,比2008年減少0.1厘米,腰圍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“見粗”。
根據《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》中的定義,男性腰圍正常值為小于85厘米,女性為小于80厘米。記者注意到,本市18歲以上年齡組的男性腰圍達到84.3厘米,就已經接近正常值。白皮書數據中,本市30歲以上的男性居民腰圍統(tǒng)統(tǒng)超標。女性人群在40歲時腰圍達到79.9厘米,達到正常標準的臨界值;50歲以上年齡組腰圍開始超標。
與此同時,本市18至79歲常住居民的體質指數平均值為25.19kg/m2,也已經超出了正常值18.5-23.9kg/m2的標準。這意味著,本市居民已呈現出超重或肥胖狀態(tài),且男性與女性體質指數均超標。
市衛(wèi)生局:腰圍變粗、體質超出正常標準,這都提示居民面臨慢性病的威脅,需要高度重視,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,降低疾病風險。
中青年男子生活方式最不健康
數據顯示,35至44歲男性人群近三年中急性冠心病發(fā)病率增加了三成,這說明心血管疾病對中青年男性居民健康的威脅不斷增大。
同時,2011年本市18至79歲常住居民有一半左右的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壓,42.7%的治療率和13.3%控制率也僅相當于美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。
市衛(wèi)生局:35至44歲這一年齡段血壓控制率低、抽煙率高、超重率高,且特別是像在北京這樣的都市, 中青年男性幾乎處于生活方式最不健康的狀態(tài)??紤]到北京市民整體的健康素養(yǎng)正在逐步提高,幾年后可能會導致北京市心肌梗死的發(fā)病率有所控制。
戶籍人口出生率上升18.4%
2012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069.3萬人,比2011年增加50.7萬人。2012年北京市戶籍人口為1297.5萬人,比2011年增加19.5萬人。2012年北京市戶籍人口出生率為10.3%。,與2011年相比上升了18.4%。
2012年本市孕產婦女保健工作水平在持續(xù)提高,戶籍人口孕產婦死亡率連續(xù)四年大幅度下降,為6.05/10萬,比2011年(9.09/10萬)下降了33.4%。這些基本健康指標顯示北京市居民健康整體狀況處于較高的水平,繼續(xù)保持在全國前列。
新生兒出生缺陷率增兩倍
2012年本市婚前醫(yī)學檢查率為7.1%,比2003年驟降92.8%。與此相應,2012年本市戶籍人口圍產兒出生缺陷發(fā)生率由1996年的5%。上升到14.8%。,流動人口的出生缺陷率也上升到26.4%。。
市衛(wèi)生局:出生缺陷問題提示,準新人婚前檢查不應被忽視。根據目前政策,具有本市戶籍的婚姻登記當事人,都可在任意一方戶口所在區(qū)縣的婚前保健機構進行免費婚檢。
中小學生傷害 城區(qū)高于郊區(qū)
2012年健康白皮書中首次增加了學生傷害的監(jiān)測數據。數據顯示本市中小學生傷害發(fā)生率為12.87%,城區(qū)發(fā)生率高于郊區(qū),男生高于女生,發(fā)生年齡在初中最高,跌傷為最主要傷害類型,占到了57.22%,其次為鈍器傷(9.93%)和銳器傷(9.32%),傷害的主要發(fā)生地點為家中(23.72%)和操場、體育館(22.83%)。
“小胖墩”略增 “小眼鏡”有降
2012年,全市中小學生中,超六成是“小眼鏡”,超兩成是“小胖墩”。視力不良和肥胖已經成為學生健康的頭號大敵。與前一年相比,“小眼鏡”的人數穩(wěn)中有降, 而“小胖墩”則略有增加。
市衛(wèi)生局:由于生活水平提高,高熱量、高脂肪、高糖分的三高食物大量增加,加之膳食結構不合理、體力活動減少等原因,本市青少年肥胖檢出率有大幅度增加的趨勢。而孩子患近視的年齡越來越小,主要是與近距離使用電子產品、缺乏鍛煉、用不眼衛(wèi)生、營養(yǎng)不合理等因素相關。